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同一車型的功能配置越來越豐富,這一點也成為了眾多4S店和汽車制造商的主要盈利點。然而,在這豐富的配置背后,消費者需要警醒的是,很多功能實際上可能是廠商故意設置的「消費陷阱」。
在購買汽車時,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低配車型「有價無貨」,這并非巧合,而是廠商有意為之。他們的目的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襯托中高配置車型的優勢,刺激消費者選擇購買高配版汽車。因此,消費者在4S店選車型配置時,一定要有清醒的認知,了解各項功能的利弊,不能盲目聽信銷售的「一面之詞」。
以大燈清洗為例,銷售人員可能會將其功能說得天花亂墜,然而,這個功能真的如他們所說那麼實用嗎?對于這個問題,有些車友可能會認為,既然廠家設計了這項功能,那肯定是有用的。然而,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商家的目的是盈利,他們不會無緣無故地增加成本設計無用的功能。因此,消費者在選擇汽車配置時,需要理性對待,避免陷入商家的「消費陷阱」。下面具體來聊聊汽車上的「雞肋」配置。
NO.1 自動啟停
隨著環保意識的普及,無論是汽車制造商還是消費者,都開始關注節能環保。自動啟停功能,作為汽車節能環保的一種方式,應運而生。
然而,這一功能并未達到預期效果,原因在于其省油效果并不明顯,而且在停車時頻繁無規律地啟動和停止,給駕駛者帶來了極差的體驗。更嚴重的是,頻繁的啟停會損傷電瓶,這樣一來,雖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油錢,但卻需要花費更多的錢來更換電瓶,實在是得不償失。
NO.2 大燈清洗
在現代社會,汽車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人們對汽車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而在眾多的汽車功能中,車輛前大燈自動清洗功能聽起來確實不錯,因為它可以讓人們在車上就能輕松地清洗干凈車輛前大燈,就像雨刷一樣,自動清洗擋風玻璃。然而,在實際用車中,車輛不可能只有大燈臟,大燈臟了那車身只會更臟,自然需要洗車。
目前的用車環境中,泥濘的道路非常少,即便有,也不會導致大燈都看不清。這就使得這樣一項功能實際用途非常少。然而,這樣一項功能的售價卻不菲,廠商少則1000多元,多則幾千元。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項功能的后期養護費用也不便宜,真心沒必要。因此,對于這項功能,消費者需要理性看待,根據自身需求和經濟實力來決定是否購買。
NO.3 自動泊車
對于許多駕駛新手來說,倒車入庫和側方位停車等技術往往是他們的難題。自動泊車功能作為一項聽起來極具吸引力的技術,其實際表現卻并不盡如人意。它對車位的要求較高,例如車位線必須標準,車位與物體之間需要一定的距離。然而,目前車位識別技術的智能化程度并不高,現實中很多車位并不符合這些要求。
簡而言之,那些難以停入或者需要多次調整才能停入的車位,自動泊車同樣難以停入。甚至在一些可以由人為停入的車位上,自動泊車也可能失敗。尤其是在車流和人流密集的地方,過分依賴這種L2級別的輔助功能,可能會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我們應保持謹慎的態度,合理使用這些輔助功能,避免因過度依賴而導致的潛在危險。
NO.4 全景天窗
對于駕駛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來說,全景天窗往往并不受他們的青睞。這是因為,盡管全景天窗聽起來很酷,但實際上,一年中真正使用它的次數屈指可數。此外,老司機們還會擔心全景天窗可能會出現的漏水等問題。
然而,對于剛剛接觸汽車的新手司機來說,全景天窗卻充滿了誘惑力。他們常常幻想,在夜晚,躺在車里,透過全景天窗看星星,那是多麼的浪漫和愜意。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們愿意多花不少錢,選擇帶有全景天窗的車型。
然而,真正購買并使用過全景天窗的新手司機,往往會發現,這個看似夢幻的配置,實際使用價值并不高。大部分時間里,全景天窗都處于閑置狀態,甚至可能因為維護和保養的問題,成為車主的負擔。這時候,他們才會意識到,當初為了全景天窗多花的那些錢,可能多半是白花了。
在購車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明白每個人的經濟狀況、個人愛好以及用車環境都是獨特的。這就意味著,同一款車往往會提供低配、中配、高配和頂配等多個版本,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這些版本之間的價格差異通常在1-2萬元,因此在考慮預算時,我們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這些版本的具體功能,確保它們符合我們的實際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消費。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