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子光執導,兩大影帝梁朝偉及郭富城主演的《風再起時》,利用四大探長揭開殖民時期的香港歷史,堪稱史詩級制作,上映前一直被高度關注,導演講到明用「有今生冇來世」的方法拍攝,是一場義無反顧的冒險。可惜在內地上映29日,票房僅得4889萬人民幣,香港上映17日,連1000萬票房都未企及,宣傳做足但仍無起色,導演在社交平台上傳新馬仔拎乞衣兜的照片求觀眾入場。
據知因《踏血尋梅》而十分信任翁導的郭富城非常失望,失落金像獎影帝提名之余,更令他想成為票房保證之路再次延長。翁導自己也不好受,有記者致電問料,心情甚差的他大發脾氣,「你唔可以直接搵我啰。」
導演用新馬仔拎乞衣兜照片求關注
上映后遭受差評
電影花了3年制作,再等3年先可以上映,投資2億,加上兩大影帝齊聚,導演執導的2015年作品《踏血尋梅》又曾橫掃7個金像獎獎項,怎麼預計都不會輸,全世界都寄予厚望,不過,內地上映后評價極差,影評網留言極之刻薄,有網友以諧音「依托答辯」(一坨大便)批評電影,嘲諷翁子光,表示受到侮辱的他在微博發表長達2000字文章反擊。
票房撲街原因曝光
《風再起時》表面是拍六七十年代香港四大探長的故事,其實以整個香港社會的發展為主軸,由四十年代日本侵華之前講起,總之在兩個半小時內講四十幾年的香港人及事,再加上談情說愛及連場歌舞,內地觀眾以為可以看到雙雄火爆對決的商業動作港產片,原來是講香港情懷的言情歷史電影,即文藝片,缺乏香港情懷的內地觀眾當然罵聲四起。
據知,翁導用好故事后向郭富城力薦,后者覺得故事太另類沒有信心,「得唔得㗎?」但翁導知道郭富城想做票房保證,找了梁朝偉做雙主角說服他。知情人士表示,「拍完之前一點點這麼上,上到夠場數才能參加金像獎,有影評人看完了,大贊有FEEL,梁朝偉加翁子光等于王家衛,翁子光當時也覺得是,他這次好雄心壯志的。」
郭富城賠了夫人又折兵
眼見內地票房差,香港票房同樣沒眼看,郭富城疑似也有不滿,知情人士爆料,「城城好信任翁子光,但出來無提名,票房又差,他好想做票房保證,最重要劉青云只是安于本份都有提名,他大女兒剛出世時也要回內地拍戲,犧牲很多。」
另一資深電影人亦指翁導失算了,「他想著偉仔FOR大陸,城城FOR香港,可能他拍完《踏血尋梅》心雄了,覺得觀眾會更接受他,《風再起時》考驗觀眾接受能力,他太看得起觀眾的包容度,看票房就證明他的實驗不成功。」電影投資2億,梁朝偉同郭富城片酬已占1億,目前內地和香港的票房合計6千萬都沒有,肯定蝕大本,難怪有媒體致電問料換來翁導發脾氣回應,「你唔可以直接搵我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