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閨女》開播時,把35歲的吳昕送上熱搜。她說自己事業不行,感情不行,焦慮,恐慌,說得淚流滿面。
有人羨慕她: 我要像她這麼有錢,才不會焦慮。
也有人心疼她: 這麼多年,她確實不容易。
但最讓我觸動的還是這句話—— 35歲的女人了,哭什麼啊?
這句話好冷,卻又讓人無從反駁,可是 35歲,對一個女人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呢?35歲,到底該活成什麼樣子呢?
《黃帝內經》用「七」來記錄女人的生命周期,35歲剛好是「五七」,是一個人生節點。
生活中,也常聽人說起「35歲前,我一定要結婚」,「我一定要在35歲前生孩子」,「我要35歲前買到自己的房子」,等等。
35歲,像是一條不能再退的底線,更像壓在女人心頭的一個「坎」。不管外界如何定義,這個年齡也的確走到了中年的邊緣。
01
35歲的崩潰,悄無聲息
35歲女人的價值觀里多了一份悲觀主義,她們習慣人前獨當一面,崩潰時,也不會發出太大的聲響。
在人群中,已婚的會羨慕未婚的自由,而未婚者又會羨慕已婚的那份「歸屬」。但確切地講,這份悲觀更多來自 「角色期待」,自己給的以及這個社會擺在那里的期待。
在節目里,吳昕說起自己的感情和事業時,她在不停地否定自己,說自己 「很差」「不行」「不好」。
即便在最好的娛樂節目里做主持人,她依然認同了外界對她的否定—— 「妳是最沒有長進的那一個」。
她說:我人生中的一個魔咒,就是特別怕聽到一句話——這麼多年一點沒有長進。
可是,這句話大概是她聽得很多的一句評價,或者是她對自己的評價。說到節目被砍掉,她說:「為什麼別人都不拿,只拿妳的呢, 妳就是最差的那一個。」
聽到這里,忍不住跟著她難過,在這個年齡, 單身的她就像一個在社會期待面前叛逆的孩子, 而隨處可見的指責,足夠她把自己否定得一無是處。
她把外界所有的評價,背到自己身上,越急切地想要做好,越發現什麼都抓不住。
她一方面想要找一個愛人,一方面又擔心結婚生子會中斷她的職業生涯,有人說她想得太多,其實, 現實很多時候比這些還要殘酷。
35歲的女人的確不敢輸,不敢弱,即便裝作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也總是小心翼翼地試探和前行,很多時候,她們帶著焦慮和恐慌,像在逆流而行。
她們輸不起,也害怕再沒有重來的機會;她們小心翼翼,唯恐失了一個成熟女人的體面。
02
女人的悲觀里,埋著樂觀的種子
就像有人說:「 希望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 成年人前夜的崩潰,總會變成第二天奔跑的力量。
吳昕自己也坦言,節目被砍一度讓她陷入絕望,但她的轉折也從這個時期開始。她開始試著改變自己,參加更多的綜藝,改變自己的形象,三十多歲的她,開始成長。
悄無聲息的崩潰過后,她再一次像從未經歷過一樣,爬了起來。這樣的女人,有很多,比如韓雪。
韓雪和吳昕同齡,作為一個科班出身的演員,她的演藝事業一直不溫不火,身上甚至一直有一個負面的標簽: 怎麼捧都不紅的女演員。
這幾年,她終于「厚積薄發」,參加《聲臨其境》,台詞功底讓人服氣;參加《我就是演員》,獲得導師、媒體的一致好評,獲得冠軍。
圖片來源 | 微博@我就是演員
印小天曾經說,韓雪在拍戲間隙,抱著英文單詞學習,她可以自律到每天7點起,自己做早餐。
一個怕蟲子、身體素質也并不出色的姑娘,果斷加入野外求生的活動,抓老鼠,吃昆蟲,有人說她對自己好狠。
是啊,這個年齡的女人,都在不斷走進舒適區,然后走出舒適區,只為遇見那個再好一點的自己。就像她說的那樣, 她是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她一直在前行。
35歲的女人,她們更懂自己,更懂現實,然后穿過一個個現實,去拼盡全力打造每一個可能。
03
35歲,別框住自己的可能
心理學家安東尼•斯托爾曾在《獨處》一書中指出, 越是走在孤獨里,人越能回歸自我,去完成內心的整合和精神的升華。
其實,并不是角色束縛了我們,而 是我們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框住了很多可能。
有一個朋友,30出頭時每天都很焦慮。她承擔著家里大部分的開支,甚至幫著爸媽給哥哥補貼買房。
她說,自己受不了身邊人加在她身上的那份「可憐」,似乎未婚的她,做什麼都是失敗,做再多再好,都要大打折扣。
直到和最后一個戀愛對象草草結束,她才意識到自己的焦慮。她小心翼翼地討好別人,試圖表現大度,去維持大局,可夜深人靜時,卻對生活感到絕望,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
大約半年后,她辭職了,花了半年時間去各地旅行。去年,她在云南跟人合伙開了一個客棧,生意不錯,人也開朗了很多。
對于過去,她是這麼說的:
以前的自己總覺得另一半決定了她的生活軌跡,結婚后才有新人生,所以不敢辭掉穩定的工作,不敢輕易去貸款,只是等待。
結果就是越來越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也一無是處。
的確,社會總是會賦予我們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有著一套隱隱的期待。但是, 我們要做的不是為此買單,而是學會為自己定位,找到一個最舒服的狀態。
當一個人連自己的感受都無法照顧好時,只會呈現出一個七拼八湊的自己。
比如吳昕的焦慮,愛情、事業、自我,好像每一樣都很不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行。
于是情緒越不穩定,越不自信,更加自怨自艾。
我喜歡韓雪那樣努力而又風輕云淡的姑娘,面對擇偶標準,她也干脆而堅定地說:「我要找那種看過世界的」。蘇岑評價說, 這是一個看過世界的女人才有的擇偶觀。
35歲的女人,更懂人世冷暖,更明白輕重進退,她們最好的狀態,是 心有溫暖,略帶悲觀地計劃好人生,然后用最積極的狀態去活出自己,堅定地告訴這個世界「我要的」和「我拒絕的」。
是啊,愿每一個人35歲的女人,都能成為自己理想中的那個人。
-END-
作者:微奢糖
插圖 | 電視劇《適婚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