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進中舉是《儒林外史》中的一則諷刺文學,主要內容講的是:
范進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地位低下,他希望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有朝一日能入朝為官。
尷尬的是,他先后考了幾十次,都沒有考中,周圍的人開始嘲笑他,鄙視他,
范進沒有放棄,他依然每天在家苦讀詩書,幻想想著有一天夢出人頭地,
范進四十歲的時候,還是屢試不中,家里窮得揭不開鍋,寒冬十二月的天氣也只有一件單衣過冬,
他後來娶了胡屠夫三十多歲的女兒為妻,
在古代,女子一般十六歲就要嫁出去,
而胡屠夫的女兒三十多歲都沒有嫁出去,要麼是長的太丑,要麼是脾氣不好,沒有人敢娶,
但是范進沒有嫌棄她,還覺得自己高攀了胡屠夫一家,
可見范進當然非常落魄,

范進五十多歲的時候,還是一個童生,連個秀才都還沒有考上,
胡屠夫心里更加看不起這個窮女婿,經常指著他的鼻子罵他窩囊,感嘆已經晦氣,倒搭了女兒,還貼了不少錢,
周圍的鄰居也看不起家徒四壁的范進,親戚朋友也都不待見他。
家里的老母親餓得兩眼昏花,鄰居親戚都不曾借給他們糧食。
這時候的范進其實也很不好意思繼續考試,可是他一把年紀什麼都不會,只會讀書。

所以他只能躲避街坊四鄰和岳父的白眼,一年又一年的硬著頭皮考下去。
後來,范進在54歲那年,終于中了一個秀才,
家里老母親和妻子都感到高興,胡屠夫拿著賣不出去的豬大腸前來表示慶賀,
嘴里卻嘲諷的說:我把女兒嫁給你這個現世寶,這麼多人來,不知累了我多少,
如今不知我積了什麼德,讓你中了個相公,我所以帶酒來賀你。
范進和老母親聽了之后,只能憋屈的連連點頭。
范進因為中了秀才還沒有資格當官,他必須繼續參加鄉試。
趕考前,他去問岳父胡屠夫借盤纏,胡屠夫一口痰吐在他臉上,
還對他一頓臭罵道:座師憐你辛苦,讓你得個秀才,你這廝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妄想成為舉人,你可知道,那些中舉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胡屠夫還罵罵咧咧的說:我女兒進你家門幾十年,不知豬油可曾吃過兩三回哩!可憐!可憐!

范進也許被岳父的羞辱揭發了斗志,他變賣了一些家當,又去找朋友借了些銀子,前去考試,
范進考完試后回到家,家里連一粒米都沒有了,老母親和妻子已經餓了三天三夜,
他老母親說,家里還有最后一只下蛋的老母雞,
你拿去賣了買點糧食回來,做成 粥也能喝幾天,

范進拿著雞就往集市上走,
他剛出門不久,官差就來報喜,說范老爺高中了,
老母親一聽慌了神,機靈的鄰居趕忙去集市找范進報喜,
范進還在集市上東張西望,苦苦的等著買雞人,結果鄰居說他中舉了,
范進不信,鄰居一把把他拉入家中,
范進看著喜報,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嘴里還念念有詞:中了!中了!中了!
隨后身子往后一仰,嘴巴一閉,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他的老母親都嚇傻了,他的妻子急忙給她喂了幾口水,范進才醒過來,
可他還一直沉浸在喜悅之中。
他高興地跑出家門,連路都看不清,一下栽倒在了水塘里,成了一只落湯雞,
可他還是興奮的大喊:中了!中了!


周圍的鄉親都覺得范進受刺激太大,已經瘋掉了。
這時候,有人出主意讓胡屠夫打范進一耳光,
胡屠夫以前罵起范進像罵牲口一樣,現在心里直打顫,各種推脫,
范進的老丈人開始稱范進為「賢婿老爺」。
他說范進已經中舉,是天上的文曲星,他不敢打。
眾人勸了他好久,胡屠夫方才壯起膽子,打了范進一耳光。

范進醒后,胡屠夫急忙給他解釋,請他不要怪罪,
范進恢復意識后,前來道喜的人越來越多,
以前那些看不起他親戚鄰居,紛紛拿著白酒,雞蛋,肉,為他慶賀。

就連平時高不可攀的張鄉紳給不但給范進送來了銀子,還送了一套「三進三間」的房子給他,

周圍的鄰居和小伙子知道他家里缺人,就甘愿當他的仆人。
就連最看不起他的老岳父爺直接帶了七八斤肉和不少銀子,求著送到范進手里。
就這樣,范進只是中了舉人,家中田產,地產和仆人就湊齊了。

范進中舉之后,立馬像變了一個人,
他不再唯唯諾諾,癡癡呆呆。
他一夜之間便懂得了人情世故,學會了打官腔和裝腔作勢。
范進中舉后,實現了階級跨越,住上了新房子,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
他的母親因為驚喜過度,加上整天大吃大喝,沒過多久就生病去世了。

范進作為孝子守孝三年繼續讀書,三年后,他進京赴考,
臨出發那天,縣里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部到場送別范進。
范進也不負所望,如愿考中了進士。
這時候,范進已經57歲,他做事低調穩重,得到朝廷的賞識,
僅僅五年時間,他就晉升為山東學道,相當于山東省教育廳廳長。

范進當官后,在任期間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他既沒有欺壓百姓,也沒有拋棄糟糠之妻。
在為官期間,他政績突出,為山東的學子們做了不少實事。
范進在山東當了幾年官后,又奉命進京為官,成為朝廷要員,也算光宗耀祖了。

范進前半生受盡屈辱,但他依然執著的追求著自己的夢想,最終成為人生贏家,
他鍥而不舍的精神到現在也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