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離合變速箱到底耐不耐用,為什麼都說雙離合變速器不好容易壞,但是現在用雙離合變速箱的燃油車越來越多了呢?其實大家對于雙離合變速箱的成見,主要還是因為當年大眾DSG變速箱的那次召回事件,當然,在行車過程中突然動力中斷確實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為,但之后大眾對涉及DSG動力中斷的車型進行了召回,通過對變速箱系統進行調整,也算是比較完善的解決了問題。
那麼為什麼大部分消費者對于雙離合變速箱還是存在很大的爭議呢?今天兔兔就來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雙離合變速箱分為干式雙離合和濕式雙離合,濕式雙離合由于浸泡在油液里面,有很好的一個潤滑的作用,所以濕式雙離合的穩定性和耐用性還是不成問題的,之所以大家都說雙離合不好,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出現在干式雙離合上。
干式雙離合,離合器裸露在外面,沒有任何油液的浸泡,所以沒有一個很好的散熱條件,就是最基礎的風冷散熱,也就是自然降溫,所以一般干式雙離合的車型特別怕堵車。因為堵車的時候車輛走走停停,檔位不停地在1檔2檔之間來回切換,而1檔2檔的齒比落差是最大的,所以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離合器片溫度升高,造成異常的磨損。
除此之外,干式雙離合車型也怕涉水行駛,由于離合器裸露在外面沒有什麼保護,特別是夏天,有些地方內澇比較嚴重,涉水行駛,整個水位沒過了車輪一半,離合器就很有可能進水,后期就會導致生銹,然后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如果買了一台干式雙離合的車型,尤其是前幾年老式的這種干式雙離合車型,堵車的時候要記得切換成手動模式,并且盡量不要去涉水行駛,特別是積水沒過車輪一半的時候。
當然,現在的干式雙離合,隨著技術不斷的發展,雙離合變速箱的缺陷已經越來越少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仍然有很多車企在繼續使用雙離合變速箱,同時,把AT變速箱換成價格更低的雙離合變速箱,還能降低整車的成本,來提高自己產品的競爭力。
早期大眾率先使用雙離合,表面上看,好像是因為被AT變速箱「卡了脖子」,沒辦法只能搞雙離合,但其實,這也代表著大眾電控技術的成熟。電控技術成熟之后,在這個基礎上,大眾才可以放心大膽的去搞雙離合,才可以實現對檔位之間轉速差的控制越來越精準,這有這樣才可能降低在換檔的時候雙離合的沖擊與過熱這個問題。
再加上雙離合變速箱的門檻比較低,從結構上看就是兩台手動檔變速箱結合起來,不止是合資車企,就連我們國產自主品牌都能很輕松的造出一台雙離合變速箱。
并且雙離合變速箱也沒有像AT變速箱一樣那麼多的專利保護,要說雙離合變速箱唯一的難點,就在于它的雙離合模塊、換檔模塊和TCU模塊,但是這些核心部分,也有很多的供應商,比如博世、博格華納、舍弗勒,你想要多少都能買到,不會存在某個時候,會遭遇對手「卡脖子」,被變速箱輸出不足所挾持企業發展的情況。
因此,雙離合變速箱所需要的一個開發周期、開發成本,都變得更加可靠,成本低、技術門檻低、沒有專利壁壘、更簡單的機械結構等等這些因素,這都是雙離合變速箱的一個優勢,而且雙離合變速箱除了有缺點之外,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比如換擋速度快、傳動效率高、省油等等,都是雙離合變速箱的優點。
并且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目前市面上家用車的自動變速箱主要分為AMT、CVT、雙離合(DCT)、AT這四種,其中AMT就是一個能自動換擋的手動變速箱,適用面太窄,三五萬的小車用用還行,你幾十萬的車配個AMT明擺著是不想賣了。而如果要研發CVT,就要建設新的生產線,而且要自己做匹配標定。另外鋼帶式CVT承受扭矩太小,適用面窄,畢竟每個廠家都不止一款車,變速箱的通用性非常重要,畢竟每家車企的產品線中必然有注重動力的車,很顯然CVT不適合。
至于AT變速箱就更別說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專利問題,AT的結構更復雜,前期設計和后期匹配難度都更高。所以,只有雙離合變速箱最為適合,本質就是兩個并聯的手動變速箱,再加上電控和執行單元,手動變速箱各個廠家都會,設計起來難度更低,而且原本的手動變速箱生產線進行一些改造升級后就可以直接生產雙離合變速箱了。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就導致現在越來越多的車企,不管是國產車還是合資車,大家都在用雙離合,不知道你的車是不是也是雙離合變速箱的呢?你感覺雙離合變速箱是不是真的好用呢?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