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曾說:理想就是當你想它時,你是快樂的;欲望就是當你想它時,你是痛苦的!
每個人都有欲望,這無一例外。但如何駕馭自己的欲望,卻各不相同。
在電影《暴雪將至》中,段奕宏扮演的老余(余國偉)就為我們形象地刻畫了一個想滿足欲望的人,經歷的種種心酸、晦暗、扭曲的現實掙扎。
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決定著你的人生走向。
欲望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敢面對它

段奕宏飾演的余國偉
故事發生在1997的南方小鎮,一個面臨改制的國營鋼鐵廠,組織結構松垮,人心渙散,老余是廠里的保衛干事,因為對工作極其負責,居然敢查別人都心知肚明的內外勾結案,被大家一邊恭維一邊譏笑地稱為「神探」。
正得意自己破案超能力的他,想象著只要做出成績,他就能被組織認可,獲得上調,成為一名編制內的警察,這是他想象的自我實現之路。
這時連連發生的幾起兇殺案,成了人人皆知的焦點,讓資深的老警察都感到十分棘手。老余卻從這里看到了一個光明的未來,他感覺到證明自己的機會終于來了。
他一心撲到破案上,全然不顧廠里制度的約束;他迎合討好老刑警,期待獲得更多破案的線索;他認真地跟風塵女子燕子曖昧,想利用她捕獲那條漏網之魚。
可沒想到他卻成了一條從「時代」的安全網里墜落的魚,只顧追查逃犯,卻錯過救徒弟命的時間,他還被下崗了。困難接踵而至,但他選擇了逆流而上。
其實,當他想要通過證明自己成為一名正式警察時,他的欲望就開始膨脹。
欲望又常常讓人急不可待,最容易讓人忽略正義和私欲的區別,在阻力重重時,讓人劍走偏鋒,跌落懸崖。
一個人要失敗后,
才能發現欲望的強烈

江一燕飾演的燕子
無法被滿足的欲望,可能最終害了你
老余并沒有因為下崗和徒弟的死而反思,反而更加堅定自己要走的路。為了印證自己的判斷,他用燕子引誘嫌疑人出現。
燕子對老余已寄予深情,在得知他的秘密后,試圖讓他醒悟,但他癡迷太深。無法打動老余的心,燕子無比絕望,從天橋上一躍而下。
或許,老余并非不愛燕子,只是更喜歡名聲與成就,唯有等他證明了自己是誰時,他才能像那個即將退休的老警察一樣,可以不為欲望而撕扯地生活。
老余在加快腳步,而燕子卻再也等不到那一天到來。唯有失敗,才能讓人看見人在欲望面前是多麼的渺小和無能。燕子自盡,將老余內心深處的脆弱徹底暴露,他接受不了,只能把憤怒發泄到了嫌疑人身上,殘忍粗暴地將嫌疑人打得面目全非。
他本可以找到更多的證據,或者有機會修正自己的判斷,或者等待法律公正的判決,可是失敗的滋味讓他再也等不了了。他只想聽到耳邊響起勝利的進行曲,讓一切都結束,讓他恍惚覺得失敗是從沒有過的事情,所以他直接殺死了想象中的兇手。
巴爾扎克曾說:一個人要失敗之后,方能發覺他欲望的強烈。而過于強烈的欲望,又會讓人舍本逐末地走向歧途。
就像事發后老刑警不解地問老余:我們已經發現了兇手的血液信息,案情很快就要水落石出了,你這麼做究竟是為了什麼?
看見自己的欲望,才能不被它所困
或許,跟老刑警的期待不同的是,老余只希望案件在自己手里水落石出,是他證明自己的欲望在萌動,而作為一個警察該有的嚴謹、合作、公正和憐憫精神,已經蕩然無存。
在正義偽裝的外表下,被內心欲望驅使的老余,和一個真正的兇殺犯并無二致,因他而死去的徒弟、燕子、嫌疑人,再加上被毀滅前途的自己,也是四條人命。
燕子曾對老余說:我都醒了,你還沒有。老余聽不明白,還說:我可以保護你。
每一個不敢面對內心欲望的人,都活在自我欺騙中,他們常常覺得是為了別人,實際上他們才是最自私的人,只想實現自己賭徒般的欲望,看不到別人為自己在忍受的煎熬。
有一個故事,丈夫是個賭徒,多年來敗光了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這一次,他要連父母留下來的房子也要一并賣掉,用拿來的錢,作為賭注換取新的希望。
妻子堅決不同意,他告訴自己的妻子說: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你和孩子!
妻子冷冰冰地說:不,你不是為了我們,你只是為了你自己。
丈夫可以不管一家人的如何過以后的日子,只想著如何圓自己發達夢,這就是他內心不愿被看見的欲望。
這些誤入歧途的人,或許一開始都跟老余一樣,內心都有一個不甘于平凡的信念,讓他們立志要做出成績。可是當你說什麼,別人不信;當你做什麼,別人看不起;再經歷一連串的失敗,就再也等不下去了,只想著違背自然規律鋌而走險。
這時候, 遭遇失敗打擊的欲望,就像一只可怕的魔鬼,而被欲望驅使的人們,總想把它在人前藏起來,實際上此刻他們自己就已變成了魔鬼。
所以, 真正毀滅人的不是欲望,而是我們不敢看見自己的欲望,才會被欲望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偏執地走上一條沒有回頭的路。
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
決定著人生的走向

段奕宏獲得第30屆東京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戲里的老余,是一個對破案極盡執著的人,而現實中的段奕宏,對于演戲也是極其認真。段奕宏像老余,但又不像老余一樣癡迷榮譽,而是更像那個老刑警,不懈怠,但也不急躁。
據說,段奕宏每拍一部戲,都要深入電影背景去體驗生活,力圖把一個角色演得活靈活現,不拘泥于劇本或者導演安排,只執著于如何更好演出每一個屬于他角色。
他甚至說,我愿意為戲為奴。

而現實中的段奕宏對于榮譽卻比老余要淡薄很多,在東京國際電影節領獎時,他說:沒想到,不敢想,來到東京這個美麗的城市,我的心開始撲通地跳,因為我感覺我離這個獎近了,才敢去想我有沒有機會得到這個獎項。

得獎對于段奕宏是開心的,但他認為自己的表演仍然有局限,他說:我開心的是我沒有走到窮盡的那一步,我還可以再走下去,故事和人性是無窮盡的,這也是我做演員的快樂。
如果一個人能夠坦然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欲望,并學會去駕馭它,他就能把自我實現的路變得更寬廣更快樂,而不是走上充滿痛苦的窮盡之路。
暴雪將至,不是改變時代,而是讓每個人看見自己在時代面前的局限。雪默默無聲,卻有它的智慧,而駕馭不了自己欲望的人們,看起來都太聰明。
就像電影中的真兇并不重要,或者電影本身也并不重要,重要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演。
太想得到的欲望可能會毀掉一個人,而對事情極致的認真,卻可以讓人即刻就能收獲滿足的回報。
正如叔本華說:所謂輝煌的人生,不過是欲望的囚徒。
追逐成功的人生路,會讓我們終身被欲望束縛,而當我們學會坦然面對自己內心的欲望,將它化成每一刻對自我的警示和反思,這樣的人生不論是否輝煌,終將更圓滿、更幸福。